兩個雞的傳世典故

          時間:2022-01-23 13:20:51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兩個關于雞的傳世典故

            導語:關于雞的傳世典故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1、山雞舞鏡

            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國時,曹植有一子名曹沖,年歲尚幼,已聰明無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來一珍禽名“山雞”。

            此“山雞”喜在清澈之水旁,見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無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僅五六歲之幼童曹沖思得一法,命人取來大鏡,置于山雞之前。

            山雞自鏡中見其美麗之身影,仿佛身臨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勁,不肯休止,終于精疲力竭而死。

            “山雞舞鏡”原指山雞對鏡起舞。后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自我欣賞,常用此語。

            2、呆若木雞

            這一成語與斗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

            據傳,周宣王愛好斗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斗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斗雞。

            10天后,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

            又過了10天,宣王問訓練好了沒有,紀子說:“還不行,心神還相當活躍,火氣還沒有消退。”

            再過了10天,宣王又說道:“怎么樣?難道還沒訓練好嗎?”紀子說:“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然別的雞叫,它也好像沒有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見什么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像木雞一樣。這樣的斗雞,才算訓練到家了,別的斗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就逃,斗也不敢斗。”

            宣王于是去看雞的情況,果然呆若木雞,不為外面光亮聲音所動,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內,別的雞都不敢和它應戰,看見它就走開了。

            “呆若木雞”本來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后來“呆若木雞”的意義演變為比喻人呆木不靈,失去知覺的樣子,或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观看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