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漢字聽寫大會》有感650字
作者:進賢實驗學校五(7)班萬建軍時間:2017-04-29
漢字是我們的母語,它作為漢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發明起就一直被中國人使用。為什么有許多漢字我們卻寫不出來呢?困惑之余,我決定認真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場比賽,順便檢驗一下自已的漢字水平。
期待許久的競賽開始了,參賽選手們個個斗志高昂,競賽的場面十分激烈。考官報出的詞匯難度在不斷增加,許多不認識的字接踵而至,“鵜鶘”、“灌嬰”、“札幌”之類的字我根本沒見過,居然都被選手們寫出來了,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個比賽讓我長了見識,使我受益匪淺。
漢字的魅力和難點在于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有些字看著可能知道讀,可準備寫的時候卻不會寫了。最后要么寫成了同音字,要么寫成了錯別字,與平常用電腦打字完全不一樣。
電腦打字,即使遇上不會或忘記的字,打上拼音選擇便是了,非常方便。可正是因為這樣的方便,使原本該記憶的儲存到電腦上去了。手指越來越靈活,可字卻是越來越不會寫了。
所以,我喜歡這樣的比賽,我們需要這樣的比賽,不然的話,也許有一天我們連筆都不知道怎么握的了。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必須把中國的漢字學好、用好。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書寫了幾千年的字,今天我們再次看到了對漢字的重視,喚醒了我們那一顆早已沉睡多時的中國心。漢字聽寫的比賽只是一種形式,其實真正的目地是希望中華文化再次輝煌,流傳千年。我也衷心地建議大家看漢字聽寫大會,相信你也會受益匪淺,學到很多知識和選手的那種毫不畏懼雖敗猶榮的精神。
上一篇:《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下一篇:老師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