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2 15:22: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模板

            篇一:《畫楊桃》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模板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3、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教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你們知道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揭示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課文。

            1、提出預習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指導學生分段,說說各段段意。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說段意。

            第一段(1)講父親教“我”學畫畫。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講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提問:

            (1)“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畫畫的?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指名讀父親的話。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我”怎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的?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老師是怎么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5、自由朗讀第二段。

            六、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七、作業:練習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朗讀訓練。

            1、聽課文錄音。

            2、分段朗讀指導。

            3、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二、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四、討論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兩遍。

            4、指名說“叮囑”“教誨”的意思。

            5、學生口頭造句。注意糾正錯誤。

            6、學生書面造句。

            板書設計:

            31畫楊桃

            實事求是

            父親 老師

            教誨

            篇二:《畫楊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篇與楊桃有關的課文。(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學生帶著疑問讀書: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叮囑、熟悉、教誨、嚴肅、 半晌、和顏悅色、審

            2.分自然段讀文。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系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布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應有"實事求是"態度的道理。

            2.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我"畫楊桃為什么受到同學的譏笑,而得到老師的肯定。

            教學難點

            體會老師最后那段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

            2.提問:結合課文內容,誰能把課題"畫楊桃"補充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我"畫楊桃。或"我"和同學們一起畫楊桃。)

            二、品詞析句,逐層理解。

            1.帶著問題,默讀2-5自然段,弄清"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①"我"今天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子?

            ②"我"是怎樣畫的?

            ③"我"覺得畫得怎樣?畫成了什么?

            先由差生或中等生逐題回答,再由一名好生連起來說一說,然后比較句子,體會"我"是怎樣畫 楊桃酌。

            比較句子:說說下面兩個句子,哪句寫得好?為什么?

            A、我看了看,畫了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B、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第二句,注意重讀的詞。

            板書:認認真真看老老實實畫

            2.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開始,同學和老師的態度各是怎樣?

            同學們:哈哈大笑(譏笑),"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指導朗讀同學們的'話。

            老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比較下面三個意思,"審視"應選哪一種?為什么?

            ①注意地看。②集中注意力看。③看了看。

            (應選第二種,因為"審視"是一邊看,一邊進行比較,看得很認真)

            老師在審視楊桃時會想些什么?他覺得我的畫畫得怎樣?板書:同學譏笑

            老師審視(滿意)

            3.后來,同學和老師的態度是怎樣變化的?點名讀課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師和同學有幾次對 話,老師的問話用"_____"畫出來,學生的答話用"~~~~~"畫出來。(三次對話)

            4.理解第一次對話。

            結合老師同學的態度,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5.學生回答后,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因為同學們的看法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想當然地譏笑別人。) 用"嚴肅"造句。

            6.依照學習第一次對話的方法,自學第二次、第三次對話,可邊填表,邊討論。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指導,注意老師和同學在態度上的變化。

            老師:認真→嚴肅 同學:譏笑(驕傲)→不好意思 比較讀:

            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7.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讀段思考:

            ①這時老師的態度怎樣?理解“和顏悅色”。

            ②老師說的話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③給這一段分層,哪層更重要些? (理清層次后試著背誦)

            理解老師要求我們"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的"這實際上是一種什么態度?(實事求是)。

            小結:這是老師教育那些想當然發笑的同學,實際上是要求我們做事應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回歸整體,深化理解。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①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表面意思?(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含著意思?(實事求是的精神)

            ②教誨在文中指什么?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在文中什么事可以體現出來?老師的教誨將給我們 什么啟示?(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

            2.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父親: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畫楊桃 老師: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實 事求 是)

            作業:1、背誦老師說的一段話;

            2、摘抄意義深刻的句子;

            3、完成《練習冊》。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楊桃教學設計07-28

          《畫楊桃》教學設計07-10

          畫楊桃教學設計07-01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6-25

          畫楊桃教學設計05-27

          《畫楊桃》教學設計12-27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8-27

          《畫楊桃》教學設計05-19

          畫楊桃教學設計07-28

          《畫楊桃》教學設計11-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斤 |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