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對稱課件

          時間:2021-04-12 17:41:41 課件 我要投稿

          人教版軸對稱課件

            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是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只是針對一個圖形而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軸對稱課件,一起來了解下吧。

          人教版軸對稱課件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軸對稱圖形。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感知。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軸對稱圖形是圖形運動教學的進一步深入。軸對稱主要是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通過數一數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從而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教學設計主要是聯系學生親身體驗,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究新知。此節內容的學習將為以后學習畫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做好鋪墊。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學生會判斷軸對稱圖形;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認識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

            3、分析本課內容與小學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體驗過“圖形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軸對稱和平移。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和平移現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內容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本單元將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平移,教學時要重視實踐操作和探究學習,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通過動手操作,與同桌探討交流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對稱物體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能夠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五、重點難點:

            1、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六、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降低了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一個圖形有多個對稱軸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對稱軸,促進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八、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圖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這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吧。(出示課件)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圖片,你們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了么?

            生: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烘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抽學生進行表達。

            師:同學們發現了他們的可以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們還有一些別的特征,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希望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能發現這一特征。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軸對稱圖形。

            板書:軸對稱圖形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探究新知

            1、 系統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

            師:那么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老師這準備了一個小實驗,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實驗。課件展示小實驗。(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指導學生用雙手體會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歸納出軸對稱圖形,指出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同學們,現在給你們一個圖形,你們會不會對折?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對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是怎么對折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通過對折我們發現長方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我發現同學們非常聰明,很快就得出了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對折,你有幾種方法?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片對折,同桌相互說說,你是怎樣對折的。

            (三)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四)1、展示課件,給出方格紙上的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請用剛才的方法判斷,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課件展示教材82頁例1情景圖)

            師:觀察方格中的松樹圖,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是的話找出對稱軸。

            生:從圖中可以發現,它是軸對稱圖形,DG就是它的對稱軸。 師:通過對稱軸對折能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從這幅圖我們知道A和A'是一組對應點,B和B'也是一組對應點。那么請同學們觀察,圖中A和A'有怎樣的關系?

            生:點A和點A'分別在對稱軸的兩旁,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3,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也是3、

            師:那么請同學們看看點B和點B'。

            生: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2、

            師:對應點A和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對應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

            生:學生觀察,并回答

            板書: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師:鏈接圖中點A和點A',你看對稱軸和對應點的連線怎樣? 連接B和點B',他們的連線和對稱軸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生:點A和點A'的連線于對稱軸垂直。

            師:鏈接圖中點B和點B',點E和點E'也是這樣么?

            生:(小結)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2、鞏固新知

            師:練習下面各題。

            觀察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的畫出對稱軸。 找出圖形中的對應點(三組),分別說說,他們到對稱軸的距離。(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四)知識小結

            1、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人教版軸對稱課件】相關文章:

          軸對稱現象導學案課件05-13

          八上人教版數學軸對稱說課稿04-07

          人教版小學課件語文05-13

          英語人教版課件簡介05-12

          人教版拼音教學課件10-01

          人教版dtnl教學課件09-14

          木蘭詩人教版課件12-26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學課件09-15

          人教版語文我的母親課件05-10

          古詩三首-人教版的課件05-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91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