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和智慧(蘇教版九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理解學問與智慧之間的關系。

          2. 學習課文語言精煉,生動有趣。

          3. 了解論點與論據的關系,記住警句格言。

          教學重點:

          1. 弄清學問和智慧的區別和聯系,了解作者所闡述的學習觀,理解體會作者所說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的觀點。

          2. 本文充滿辨證色彩,邏輯性強,要仿佛誦讀,了解論點與論據的關系,記住警句格言。

          教學難點:

          語言的精煉。

          教學方法:

          1. 教法:啟發法、講授法、激趣法、引導法。

          2. 學法: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預習

          1. 給加點字注音。

          矻(kū)郤(xì)窾(kan)驪(lí)犀(xī)晦(huì) 塞(sè)

          2.重點詞語釋義。

          食古不化:意思是讀書一味學古人,拘泥陳法,不善于靈活運用。

          融會貫通:參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徹的理解。

          矻矻:勤勞不懈的樣子。

          探驪得珠:比喻作文章能抓住關鍵。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進入最里層。形容能說明問題,深中要害。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逝了。

          二、 導入

          1. 作者簡介。

          羅家倫(1897-1969),男,漢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西進賢。1914年考入上海復旦公學,1917年進北京大學文科。1920年赴美留學。1922年起,又相繼留學英、德、法等國。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接管清華學校,改稱國立清華大學,直轄于教育部。9月,羅家倫受命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他長校期間,增聘名師,裁并學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員,結束舊制留美預備部,停辦國學研究院,創設與大學各系相關聯的研究所,對清華大學的發展有所建樹。但他作風專斷,不尊重師生意見,引起師生的'驅羅'運動,被迫辭職。

          2. 導語。

          作者羅家倫是教育家、學者,本文文化品味高,內涵豐富,他分析問題嚴謹,富有趣味,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 默讀課文,畫出每段的中心句

          討論并歸納:

          第1自然段: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別。

          第2自然段:有人認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第3自然段: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

          第4自然段:時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書。

          第5自然段:學問固然離不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

          第6自然段: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運用學問。

          四、 理清文章結構,討論并歸納

          全文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用多種手法說明“學問”與“智慧”的區別。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形象而準確地闡釋了“學問”與“智慧”的辨證關系。

          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3、4自然段):說明學問不能離開智慧。

          第二層:(第5自然段):說明智慧也離不開學問。

          第三層:(第6自然段):說明我們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

          五、 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用最簡潔的語言解釋“學問”和“智慧”

          討論并歸納:

          學問:是一種人生必備的工具,是由人的日積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種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

          六、 第3自然段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舉了那些例子加以證明?

          討論并歸納:中心論點是“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

          舉了孟德斯鳩、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例子。

          這些成功的例子,都是人類重大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別人司空見慣之處看見人之所未見之處,以證明智慧是不可缺少的,有了智慧縱然眼睛一個極小的問題,也能探驪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七、 第四段“有智慧的書”與“無智慧的書”主要區別是什么?請在文中找出并歸納。

          討論并歸納:主要區別是一個能啟發人的心靈,開辟人的思想;另一個不能得到啟示,浪費時間。

          八、 課文語言精煉,生動有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字字珠璣,請多讀幾遍,背誦下來。

          討論并歸納:本段論述很嚴謹,錢句講“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學問”。“很深”限制學問很準確,后一句來了個轉折“但是智慧都必須以學問做基礎,才靠得住!睆娬{了“智慧”的重要性。這樣不偏不倚,不會讓獨自產生誤解,認為學問可有可無。接下來作者連用三個排比“惟有從學問中……才……”一氣呵成,說明“智慧”必須從學問中產生出來,鍛煉出來,才是一種有根底的智慧。文中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沒有學問的智慧比作肥皂泡,一觸即破,把有學問的智慧比作是可以透過云層的探照燈,比作是珍珠泉的泉水源源不斷。這樣的比喻很形象,很有詩意。

          九、 小結

          本篇文章形象而準確第闡述了“學問”與“智慧”的辨證關系,作者強調:需要學問,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識,更需要能力。

          十、布置作業

          一、課文摘錄有關智慧與學問及其關系的名言警句。

                                                          

                                                          

                                                          

                                                          

                                                          

                                                          

          二、課外閱讀。

             

          [學問和智慧(蘇教版九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學問與智慧的閱讀答案

          2.學問與智慧閱讀答案

          3.《學問與智慧》閱讀答案

          4.《懷疑與學問》教案

          5.懶惰的智慧的教案

          6.《懶惰的智慧》教案

          7.懶惰的智慧教案

          8.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9.《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亚洲Av一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每日更新 | 亚洲日本高清色欧另类 | 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