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為什么以風箏為題?(默讀)

          結構:是文章的線索。

          內容:由風箏引發回憶;毀掉弟弟的風箏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 初步感知:

          1毀掉的風箏是個怎樣的風箏?(朗讀3 4段)

               漂亮 精致 費盡心血 (從原文找依據后分析)

          2文中哪個短語生動地表現了弟弟制作這個風箏所付出的辛苦?(苦心孤詣)

          3這個短語的本意是什么?在這里表現了什么?

          4苦心孤詣說明弟弟喜歡風箏,文中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一點?找出并點評。

          張著小嘴 呆看 出神 小半日 驚呼 高興  跳躍 

          堆積雜物的小屋  塵封  什物堆

          5 “我”為什么反對弟弟放風箏?

          (因為我不愛;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指點:強調了這是出于我個人的專制態度。

          6我毀掉弟弟的風箏,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用文中的一個短語歸納。(精神的虐殺)

          7為什么說是精神的虐殺呢?說說你的看法。

          (摧殘了孩子的想象力;傷害了童心;……)

          三、 深入理解:(朗讀文章6-10)

            1 概括這些文字的內容。

            2 這里有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弟弟忘卻了,我的心卻無比沉重,對此你怎樣理解?(學生發言)

            3我想把這個問題分解一下:

          (1) 弟弟為什么會忘?(他對我當初沒有怨恨)

          (2) 請你再次閱讀3 4段,體會一下弟弟對我是一種什么態度?(畏懼 順從)

          (3) 那么,請你再次品味“精神的虐殺”這個短語,除了前面所說的之外還有什么深刻含義?

          (被虐殺者沒有被虐殺的意識,反認為是天經地義,這是精神虐殺更殘酷的表現)

          四、 思維拓展:

             1文章由風箏引發回憶,我看到的風箏是怎樣的風箏?

          (閱讀1、2和11段)  (一個 伶仃 寂寞)

          2 你怎樣理解這些內容?

          3結合全文分析,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中要表達一種什么思想?

          (兄弟情感;自我反省;兒童教育;專制制度;不自覺地虐殺也是虐殺;……)

          結束語:

          魯迅先生第一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寫于1918年,《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寫于1919年,到寫作《風箏》一文時,六七年過去了,但摧殘孩子身心的事件仍在重演。我想讓大家記住魯迅先生的這句話: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風箏(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6.放風箏語言教案

          7.《風箏》美術教案設計

          8.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教案

          9.人教版七年級《秋天的懷念》教案

          10.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