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二首:迷娘曲(語文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1-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了解歌德在德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壇上的地位,了解他的代表作品和創作成就。

          2.體會迷娘思念家鄉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賞析詩歌采用復沓疊唱結構技巧的妙處。

          教學重點

          領會詩歌的內涵,體會詩歌蘊涵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復沓疊唱結構技巧的妙處。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搜集詩人歌德的相關資料,對歌德及其創作有所了解。

          2.給學生印發資料,介紹歌德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故事梗概,了解《迷娘曲》的創作背景。

          二、課堂教學

          (一)檢查預習

          1.搜集詩人歌德的相關資料,對歌德及其創作有所了解。(學生發言,匯總信息。教師用課件補充。)

          1

          語文出版社(高中)語文教學參考(5)-教學簡案-4 外國詩二首(一)

          [多媒體展示]

          歌德全名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偉大詩人,偉大的劇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恩格斯稱其為“最偉大的德國人”,也是世界范圍內稱得上“偉大”的少數文學家之一。

          歌德生活的時代,正是西方思想史上巨人云集的時代,盧梭、康德、黑格爾等都是他的同時代人。早期的歌德是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晚年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對整個人類發展的思索方面,使得他的創作超越了自己的時代,具有了永恒的價值。

          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長篇詩劇《浮士德》、自傳性作品《詩與真》、長篇小說《親和力》、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等。

          歌德一生創作了兩千五百多首詩,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僅是德國詩歌的瑰寶,在世界文壇上也是一筆最寶貴的文學財富。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創作把德國民族主義文學提高到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先進水平,并對歐洲和世界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歌德不僅屬于德國,也屬于世界。

          2.介紹歌德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故事梗概,了解《迷娘曲》的創作背景。(學生復述歌德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故事梗概。教師用課件補充。)

          [多媒體展示]

          《迷娘曲》是歌德創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馬戲團里一個走鋼絲的演員,后來被主人公威廉麥斯特贖買,收留在身邊,是小說中最動人的人物。她是一位性格內向、身體瘦弱的少女,卻有著謎一樣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個貴族與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時候就被人誘拐到德國,過著饑寒交迫、顛沛流離的生活。她的父親后來流落街頭,以彈琴賣藝為生,后來也被威廉麥斯特收留。迷娘自從遇到麥斯特,便過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強烈地愛上了麥斯特?墒怯捎诩膊,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一首委婉優美的詩歌。

          (二)導入新課

          導語:故鄉永遠珍藏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它不會因世事滄桑而改變,那濃烈的鄉愁即使經受歲月的漂泊依然散發著縈繞不去的芬芳。這也許就是《迷娘曲》

          2

          語文出版社(高中)語文教學參考(5)-教學簡案-4 外國詩二首(一)

          之所以能廣泛流傳且久唱不衰的魅力所在吧。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近這首曾被海涅稱為“一支寫出了整個意大利的詩歌”。

          (三)

          研讀文本,品味鑒賞

          1.聽課文錄音,感受詩歌的美好意境。

          2.反復誦讀,初步感知。

          (1)注意朗讀時的節奏和感情。

          (2)把自己想象成迷娘,體會本詩的內容與情感。

          3.整體把握詩歌內容。

          (1)了解這首詩每節正歌的內容。

          這首詩共三節,每一節都由正歌和副歌組成。

          第一節正歌部分,表現了故國意大利的美好景物。第二節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第三節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國的沿途風景。(這條路既是她當初的離鄉之路,也是她將來的歸鄉之路。)

          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場景的描述,表現了迷娘對故國的熱愛與思念。

          (2)體會這首詩副歌的作用。

          這首詩的副歌部分,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過“走呵!走呵!”的重復,表達了迷娘不可遏制的思鄉之情!坝H愛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我的保護人,我愿隨你前往” “動身吧,父親!我愿和你前往!”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三種稱呼的轉換,把迷娘對麥斯特復雜的情感和思鄉之情交織在一起,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迷娘對故鄉深沉的熱愛和對美好世界的執著追求。

          4.體會復沓疊唱的藝術結構技巧。

          復沓疊唱這種詩歌結構藝術在我國的《詩經》里早就被熟練運用。這首詩的三節正歌第一句開頭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詩句反復的手法,加強了詢問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構句式,只在個別關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涵增大,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復雜,而且使詩歌具有音樂復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

          5.探

          究:關于詩中的傾訴者和被傾訴的對象。

          預設問題:詩中的傾訴者是迷娘還是誰?而被傾訴的對象是同一個人還是三個不同的人?(讓學生自己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預設答案】傾訴者就是迷娘,三個被傾訴的對象是同一個人,就是麥斯特。

          3

          語文出版社(高中)語文教學參考(5)-教學簡案-4 外國詩二首(一)

          迷娘在內心深深地愛著他,可是又知道這是無法實現的,于是就轉而稱呼他為“親愛的人”、“我的保護人”、“我的父親”。這三種稱呼的轉換,表達了迷娘對麥斯特懷有一種復雜、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這種熾熱的愛被升華為一種美好的對父親的愛,又和思鄉之情扭結在一起,讓兩種感情都得到了升華和強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6.小結:

          這首詩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前后三節構成了一種遞進關系,把迷娘思念故鄉的美好情感充分地表現了出來。每節詩副歌中的“走呵! 走呵!”又是催促又是呼喚,把迷娘無法自抑的思念之情推向極致。

          【附】板書設計

          迷娘曲 歌德

          正歌部分--迷娘對故國的熱愛與思念。

          故國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迷娘被拐到德國的沿途風景。

          副歌部分--“走呵!走呵!”

          “親愛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我的保護人,我愿隨你前往!

          “動身吧,父親!我愿和你前往!” 

          張翔

          [外國詩二首:迷娘曲(語文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月光曲教案設計及反思

          2.《月光曲》公開課教案設計

          3.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4.語文版小學課件

          5.小學語文《棉花姑娘》教案設計

          6.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7.高二第二學期物理必修2教學計劃

          8.高二語文必修3諸子喻山水教案

          9.古詩二首春曉草教案

          10.高二化學《乙醇》教案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国产噜噜视频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