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個孩子緣何異口同聲

          發布時間:2017-10-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文匯報     2002-09-05     蘇錚 

           

               ●一個初中預備班的40名新生先后走上講臺作兩分鐘自我介紹,用詞的雷同率幾近100%。孩子的思維空間如此狹窄,思維方式如此單調,思維能力如此弱化,值得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反思 

               ●孩子的單一思維,與應試教育的弊端有關。現行考試制度的出題思路還沒有從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出發,是一種不黑即白的邏輯,求同不求異,學生的鮮活性、靈性、想象力被實實在在地淹沒其中 

               ●應倡導個性化教育,提倡“異想天開”,允許“標新立異”,培養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以老師的眼光、書本的角度來替代 

               開學前,孩子作為初中預備班的新生,按學校要求軍訓了三天。讓我感慨萬分的是在參加了孩子的“兩分鐘自我介紹”班會活動后。40名同學先后走上講臺作兩分鐘自我介紹,想不到從這些同學嘴里“吐”出的自我形象竟是如此驚人的相似:“我性格外向,活潑開朗,興趣廣泛,好交朋友。”用詞的雷同率幾近100%,可謂“異口同聲”。 

               回家路上,我問孩子,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認識并記住了幾位?“基本上沒記住。因為講得都差不多。我只記住一位同學,就因為她是外省市來的。” 

               嗚呼!聞聽此言,不由得悲從心來,金子般的童年,卻不見童真與稚趣,花季的青春,竟演繹出如此的呆板與壓抑。 

               此景此情,讓我想起孩子小學時“一分鐘競選演講”的情況,雖然每個人競選的目標不一樣,但競選詞卻也如出一轍,承諾的都是要做老師的好幫手。又聯想到現在經常開展的向不發達地區小朋友獻愛心活動,學生拿出來的不外乎是“老三件”:一捧土,一瓢水,一捆柴,抑或幾本書。孩子的思維空間如此狹窄,思維方式如此單調,思維能力如此弱化,真讓人不愿往深處想。 

               應該說,處在花季的學生好奇,對周圍的事物有特殊的敏銳性,他們的觸角、視角和感覺與成人相比,更有其獨特、新鮮、活潑、可愛之處,但如今反映在課堂、演講臺上,卻是如此枯燥、乏味、教條,這不能不讓人要問一個為什么? 

               學生的言行折射出的是我們教育的狀況。近年來,在素質教育、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教學實踐和教育創新等方面,積極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正在進行,學校開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社會上各種面向中小學生的創新大賽也時有所聞。但是,細細推敲,卻發現真正有童趣、有生機的東西太少,成人化的痕跡過重。是我們的學生成熟早了,還是我們的教育灌輸成人的東西多了,從而禁錮了孩子的思維,無形中給他們套上了“心智枷鎖”?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反思的。 

               教育,當然要傳授知識,但更要育人,培養人的各種能力和素質。客觀地說,一些孩子的單一思維,與應試教育的弊端有關。應試教育偏重應試能力的培養,忽視實踐能力的鍛煉,學習知識被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甚至是唯一的任務,而探索創新的能力卻被棄之腦后。同時,過分強調同一性而漠視個體差異性、創新性的直接結果,是養成了孩子們依賴書本、依賴老師、依賴標準的“習慣”,最終導致的是個性和想象力的“癱瘓”,形成質疑能力差、辨識能力差、尤其創造能力差的弱勢。總之,現行考試制度的出題思路還沒有從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出發,是一種不黑即白的邏輯,求同不求異,學生的鮮活性、靈性、想象力被實實在在地淹沒其中。 

               在新經濟時代,中國急需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的教育要適時地轉變思路。在學校的教育中,應倡導個性化教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理想象;提倡“異想天開”,允許“標新立異”,克服學生思維單一化的傾向,啟發學生對同一件事能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面進行思維,培養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最后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以老師的眼光、書本的角度來替代。 

               再說,模式化的教育,即使培養出所謂“龍”和“鳳”,也是飛不高、走不遠的。孩子的靈性缺失,創造力貧乏,毫無生機、活力可言,這種狀況不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所愿意看到的。捏在手里的沙,如果捏得太緊,反而會漏掉。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有所突破,鼓勵學生對課本、對課堂教學提出質疑,觸發他們的靈感,逐漸形成多維、多角度、立體式的思維方式,切實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美國一位小學校長認為,通過教育讓孩子們會用自己的頭腦是最重要的。經過教育,讓他們對世界保持一種健康的懷疑態度。他們應該會提出問題,而不只是接受。“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學習能力,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來重新設計、重新組織,著眼于學生學習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和未來工作能力的培養。這值得我國的教育工作者重視和研讀。 

               顯然,開啟孩子的心智,放飛孩子的想象,轉動孩子的腦子,讓精彩、新鮮、活躍的世界回到孩子們的手中、眼中和心中,這不僅是教育的理想,也應是教育的宗旨。所有的孩子,以自己的多姿多彩亮相世界、奉獻社會,這世界才會五彩繽紛,那時,我們的教育才真正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階梯和搖籃。 

               (作者單位: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40個孩子緣何異口同聲]相關文章:

          1.異口同聲的反義詞是什么

          2.你打過孩子嗎?調皮的孩子該打嗎?

          3.愛孩子,就把安全教育教給孩子!

          4.好孩子壞孩子電視劇語錄

          5.《數星星的孩子》課件

          6.《槐鄉的孩子》課件

          7.槐鄉的孩子課件

          8.花孩子教學課件

          9.天哪!孩子說謊了!

          10.孩子小升初個人簡歷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一级a一片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不卡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r级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网久久久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