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買鉛筆第2課時導學案
目標知識與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并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能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
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對退位減法的理解,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具準備:
計數棒,計數器,口算卡片
教法:
運用實踐探索和演繹概況
學法:
指導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經歷收集加減法的方法
基本環節:
一、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口算練習(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4= 6+4= 9+6= 10-8= 15-5=
8+7= 4+9= 16-9= 8+10= 7+9=以開火車的形式,看誰算得又多又快。復習導入,加深對十幾的組成,調動學習興趣。
二、初學新課
(初步探究)復習知識點:
1、數數法從15里面1根1根地減。
師板書:數數法
2、平十法:把9分成5和4
師:你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師板書:15-5=10 10-4=6
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用1+5=6
師板書:10-9=1 1+5=6
4、逆算法:想加法算減法因為9再添上6就是15,9+6=15,所以15-9=6
師板書:9+()=15
學生分小組討論,說說關于上一節課的知識點,并舉手概況回答。以復習知識點引起興趣,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入手,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師:現在老師來考考你
(一)、必做題
1、用你喜歡的方法算算“16-8=()”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嘗試練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17―9= 12-9= 14-9= 16-9=
請四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師巡回指導。并請4位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評價。
在紙上列算式擺小棒
(1)先擺16根小棒,再從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還剩8根。
(2)先把擺好的16根小棒分成10根和6根,再從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把這1根加上6根,就得到還剩8根了。
(3)把8根小棒分兩次拿。先從16根里拿走6根,再從10根里拿走2根,最后只剩下8根了。
(4)想8+8=16,反過來16-8=8
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實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拓展學習(深入探究)
3、完成課本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用計數器或小棒做一做,算一算。
請2位小朋友說得數,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評價,師寫過程和得數。
4、完成課本第3頁練一練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圈的。訂正結果。
(二)、選做題,發展練習(3頁第5題)(有能力的同學做)
出示教材第三頁情境圖,讓學生自由描述故事情節,提出數學問題。
師小結:松樹上長了17個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還剩9個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個松果?
列出算式,算出得數。(展示學生結果)
學生認真探索四種方法,尋找有效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通過練一練讓學生更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的計算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當堂檢測
(學習診斷)課堂練一練:
1、準備題
9+( )=11 9+( )=14
9+( )=15 9+( )=17
2、想一想做一做
15-9=□想:9加( )得15。
17-9=□想:9加( )得17。
18-9=□想:9加( )得18。
3、做一做
9+( )=13 9+( )=16 13-9=( )
11-9= 14-9= 17-9= 12-9=學生自主完成,分組討論結果。學生運用新的方法計算,鞏固新方法。
五、課堂小結
(梳理歸納)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嗎?學生進行討論,并舉手回答。學生概括總結,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反饋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小結點到為止,不給過多的結論性東西,不限制學生的算法。
六、作業布置(檢查反饋)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解決問題
1、大汽車里面坐9人,小汽車里面坐4人。兩輛車一共坐多少人?
2、有12根小棒,拿走9根,還剩多少根?
完成本課配套練習冊買鉛筆
方法:(1)數數法一根一根的減
(2)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15-5=10 10-9=1 1+5=6
(3)平十法: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逆算法:想加法算減法9+(6)=15 15-9=6
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是通過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探索十幾減9的算法多樣性。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因涉及的方法較多,數數法、破十法、平十法、逆算法等等,課堂出現浪費較多尋找并理解方法的時間,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索,希望這個難以把握的問題能有效的調節好。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買鉛筆第2課時導學案】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大全2篇】03-06
《秋天》導學案12-17
《論語》導學案03-14
《老王》導學案03-0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太陽》導學案02-28
棗兒導學案12-16
《樹》導學案11-25
《背影》導學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