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吏三別是哪些

          時間:2024-10-21 20:20:07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三吏三別是哪些

            “三吏”為《新安吏》《石吏》《潼關吏》

          杜甫三吏三別是哪些

            “三別”為《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杰作。

            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唐大歷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陽樓,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陽,次年四月病故。據《舊唐書.杜甫傳》記載, 杜甫在耒陽游岳廟,“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早已經被史學家證明是造謠誣陷,貶損杜公形象,何以引為史實?望改之。

            【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陽,生于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三吏三別是哪些】相關文章:

          杜甫三吏三別11-06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10-18

          杜甫三吏三別賞析10-03

          杜甫的三吏三別原文06-07

          杜甫三吏原文及鑒賞07-18

          杜甫《新安吏》09-18

          杜甫《石壕吏》06-16

          《石壕吏》杜甫07-11

          杜甫《新安吏》詩詞賞析08-17

          《新安吏》杜甫詩鑒賞07-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国产欧美精品123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