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課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9 03:14:24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節的由來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清明節的由來課文教學設計,我們來看看。

          清明節的由來課文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關于清明節由來的傳說,講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割肉奉君。他護主救國的舉動,感動了晉文公。后來重耳當上了國君,不忘此事,想封他為官報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絕,為避當官,他躲進深山。晉文公想逼他出來,放火燒山。介子推寧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圖富貴,不居功勞的精神,激勵著晉文公執政清明,完成治國安邦的大業。日后,晉文公懷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為清明節。百姓安居樂業,也十分懷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慢慢地清明節成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本文語言樸實,故事曲折,引人入勝,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設計理念]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課設計將從問題入手。只有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此為抓手,解詞析句,探究問題,才能深入地理解課文,從而達到知識、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標。

            [教學目標]

            1、指導班級學生使用工具書或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習并理解本課生字詞,以提高班級學生主動學習字詞的興趣及能力。

            2、引導班級學生質疑、解疑,培養班級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組織班級學生反復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班級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 啟發談話,調動積累,引起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9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誰愿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信息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對清明節是怎樣來的;清明節是什么樣的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等有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再談一談你對“清明”一詞的理解?

            小結:大家對“清明”一詞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后,你對這個詞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本。

            1、 自讀課文。

            2、 要求:①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利用工具書,查出解釋,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傳統、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鄭重、治國安邦、清明、念著、荒山野嶺、慟哭、寒食節、祭奠、鞭策、座右銘、井井有條、安居樂業、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③把課文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讀熟的目標。

            2、檢查自讀的情況。

            ①同桌互讀互查,檢查生字詞及讀書的情況。

            ②師生借助字卡,認讀生字詞。

            ③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

            ④師生討論、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質疑問難,理清思路,培養問題意識。

            1、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及內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引導班級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三個層次解決。簡單問題班級學生相互提示解決;與課文聯系緊密的重點、難點問題留在學課文中解決;其他問題,引導班級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或課余時間討論解決)

            2、梳理、歸納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清明節是怎樣來的?

            ②清明節是紀念誰的,紀念什么?

            3、引導班級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解決“清明節是怎樣來的”問題。

            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怎么知道的晉文公定“清明節”?為什么見“清明柳”就像見到介子推?

            四 再讀課文,調動積累,理解“清明”內涵。

            第二課時

            一 指導讀書,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內涵。

            1讀第一段,隨機處理“傳統節日”“感人肺腑”等詞。

            2(讀2―8段)了解清明節傳說,指導班級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引導班級學生理解重耳為什么感動,邊讀邊想重耳饑餓難挨情景。

            ②指導班級學生分角色讀好君臣的對話。重點理解介子推的話“做治國安邦的清明國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內涵。(引導班級學生聯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實,談出自己對“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為不做昏君,做個清正、廉明、勤政的國君。)

            ③指導班級學生邊讀邊想象“一一回絕”“放聲慟哭”所表達的內容,認識介子推拒絕做官,不圖回報的高風亮節。

            ④讀讀、議議,“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說說你對介子推的認識。(讓班級學生在議論中感受到我們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⑤指導班級學生默讀,注意“寒食節”與“清明節”紀念的內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晉文公下令定了二個節日,為什么只有“清明節”成為傳統節日?這說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聯系“清明”前后的氣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聯系老柳樹死而復活的樣子,再體會“清明”的內涵。(“清明柳”既表示楊柳返青,萬物鮮明的季節,又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⑦默讀課文,想一想,晉文公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與介子推有什么聯系?對百姓有什么影響?說說百姓后來為什么自發地過清明節。理解“清明”的內涵。(表達百姓希望有一個政治有法度、有條理,百姓安居樂業社會)

            3朗讀全文,感受介子推愛國護主、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精神及晉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國的品質。

          【清明節的由來課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鄉愁》教學設計07-31

          課文離騷的教學設計11-17

          《勸學》課文的教學設計11-07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7-09

          《采薇》課文經典教學設計10-10

          清明節的由來及詩句08-30

          《鄉愁》課文教學設計稿10-20

          《鄉愁》課文教學設計思路08-22

          化石吟課文教學設計06-08

          《老人與海鷗》課文的教學設計10-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第二页 | 亚洲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亚洲步兵片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