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復習要點梳理

          時間:2024-08-23 13:17:38 陋室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陋室銘》復習要點梳理

            《陋室銘》是考試重點篇目,下面是小編整理《陋室銘》復習要點,要考試的同學們快來看看,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陋室銘》復習要點梳理

            《陋室銘》復習要點

            一、解題

            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本文韻腳:名ing,靈ing,馨in, 青ing,丁ing,經ing,形ing,亭ing

            劉禹錫寫過的名詩句: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加點字解釋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驗,神奇。

            3、斯是陋室:此,這。

            4、惟吾德馨:只是;品德高尚。

            5、苔痕上階綠( 動詞,這里是長到、蔓到的意思 )

            6、談笑有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7、往來無白丁: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8、無絲竹之亂耳:這里指奏樂的聲音。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使……擾亂。

            9、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10、何陋之有?:什么。

            三、一字多義

            之:

            ①無絲竹之亂耳 ( )

            ②何陋之有 ( )

            ③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

            ④策之不以其道 ( )

            ⑤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四、詞類活用

            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變得有名。 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變成靈異的水。

            惟吾德馨,名詞作動詞,品德高尚而名聲遠揚。

            苔痕上階綠,名詞作動詞,漫上。名詞作動詞,變綠。

            草色入簾青,名詞作狀語,使……變綠。

            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作動詞,使……擾亂。

            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斯、是:均為指示代詞

            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五、課文重要句子翻譯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六、理解性背誦

            1、《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用比喻贊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6、《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8、《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9、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0、表現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調素琴,閱金經。

            11、點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本文開頭起興,以虛襯實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七、課文分析

            1、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每層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

            第二層:“苔痕上階綠一無案牘之勞形”;

            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一孔子云:何陋之有?”

            概括各層大意。前六句,以山水作類比,引出陋室。中間八句,描寫陋室的特點。(自然環境優美、來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 最后三句,點明陋室不陋。

            2、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山水寫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回答:

            (1)從山水寫起,目的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點明文章的主旨。

            (2)采用比興的修辭手法,構思新穎,使文章顯得起伏多姿,對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3、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陋室不陋?

            回答:從陋室的自然環境優美、室中往來人物不俗、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來寫陋室不陋。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中“上”“入”的妙處。

            回答: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化靜為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讓人感覺陋室環境的春意正濃,生機盎然。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修辭+內容+情感)

            5、作者在本文提到諸葛亮和楊子云有何作用?

            回答: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比,表明自己也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暗示了陋室不陋。

            6、作者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言外之意?

            回答:孔子說的這句話見于《論語》,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用孔子答話的后半句,省略前半句,語意卻在前句,言外之意,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貧樂道,所住的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7、體會文中對偶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回答:本文對偶句: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③調素琴,閱金經。

            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⑤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表達效果:使句子整齊,音調和諧,節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音樂美。

            8、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回答:畫龍點睛,總結全文。與開頭“惟吾德馨”相照應。有力地表現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9、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回答:從建筑和室內布置看是簡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小屋就不顯得簡陋了。

            10、本文的寫作手法:托物言志 表達的情感:不慕榮利,安貧樂道。

            11、"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功頌德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人們經常用"座右銘"來激勵鞭策自己。請你從平時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則有關學習方面的"座右銘"。

            拓展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注釋

            ⑴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動詞。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靈(líng):神奇;靈異。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這里是指(陋室銘)的銘文。馨: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上:長到;入:映入。

            ⑻鴻儒(hóng rú):大儒,這里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⑼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⑽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⑾金經:現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裝飾精美的經典(《四書五經》)。金:珍貴的。金者貴義,是珍貴的意思,儒釋道的經典都可以說是金經。

            ⑿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⒀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⒁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⒂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⒃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⒄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

            ⒅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臥龍崗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說,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說。選自《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體現他謙虛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于賓語前置。之,助詞,表示強烈的反問,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全句譯為:有什么簡陋的呢?孔子說的這句話見于《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為“君子”,點明全文,這句話也是點睛之筆,全文的文眼。

            (21)談笑有鴻儒:談笑間都是學識淵博的人。鴻:大

            一詞多義

            ⒈之:

            ①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案牘之勞形

            ②結構助詞,相當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詞,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何陋之有

            ⒉往來:

            ①表示交往的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②表示來來往往的人: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

            詞類活用

            ⒈名:名詞活用動詞,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⒉靈: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顯出有靈氣。例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⒊馨: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到擾亂。例句:無絲竹之亂耳

            ⒌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勞累。例句:無案牘之勞形

            ⒍上:方位名詞作動詞,蔓上。例句:苔痕上階綠

            ⒎綠:形容詞作動詞,變綠。例句:苔痕上階綠

            古今異義

            ⒈無案牘之勞形(形:身體;今常用義為:樣子)

            ⒉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義為:芳香.)

            ⒊談笑有鴻儒(鴻:大,淵博;今義為:鴻雁,書信.)

            ⒋無絲竹之亂耳(絲竹:琴瑟簫笛等管弦樂器,這里指奏樂樂器的聲音;今義為:絲綢和竹子)

            5.可以調素琴 (調:彈奏;今義為:調解)

          【《陋室銘》復習要點梳理】相關文章:

          《陋室銘》中考復習要點歸納匯總01-13

          《陋室銘》知識點梳理01-07

          《離騷》復習要點03-22

          《觀潮》復習要點及試題01-31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4-17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4-13

          朱自清《荷塘月色》復習要點12-21

          《陋室銘》期末復習輔導資料06-14

          《岳陽樓記 》復習要點03-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五月天在线亚洲 |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