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原文及解釋

          時間:2024-01-31 15:40:21 勸學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原文及解釋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必須認真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水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孫權勸學原文及解釋,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lù)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朗讀節(jié)奏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注釋

            1、初:當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建業(yè)(今江蘇南京),國號吳,不久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稱帝。

            3、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4、卿:古代君對臣或長輩對晚輩的愛稱。

            5、今:現(xiàn)在。

            6、涂:同“途”。當涂掌事:當涂,當?shù)溃串敊嗟囊馑肌U剖拢乒苷拢ó愖h:當涂:地名)。

            7、辭:推托。

            8、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9、孤:古時候王侯的自稱。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1、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2、但:只,僅。

            13、涉獵:粗略地閱讀

            14、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時候。

            17、過:到;到達。

            18、尋陽:縣名,現(xiàn)在湖北黃梅西南。

            19、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20、非復:不再是。

            21、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2、但:只,僅。

            23、孰若:誰比的上;誰像(我)。孰:誰,若:像。

            24、就:從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27、何:為什么。

            28、呂蒙:東吳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人

            29、耳:表示限制,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30、始:開始。

            31、與:和。

            32、論議:談論,商議。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今:現(xiàn)在。

            36、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37、復:再。

            38、即:就。

            39、拜:拜見。

            40、待:等待。

            41、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對呂蒙親昵的稱呼;在吳下時的沒有文學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語氣詞。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47、以:用

            48、見事:認清事物

            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通耶,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嗎”。

            卿今當涂掌事:涂,通途

            一詞多義

            當:

            但當涉獵(助動詞,應當)

            當涂掌事(動詞:正)

            見:

            見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詞

            辭

            古義:推脫。(蒙辭以軍中多務)

            今義:美好的詞語。

            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及魯肅過尋陽)

            今義:以及。

            過

            古義:到。(及魯肅過尋陽)

            今義:經過。

            更

            古義: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義:更加。

            但

            古義:只。(但當涉獵)

            今義:轉折連接詞,但是。

            博士

            古義:當時掌管經學的學官。(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今義:學位名稱。

            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就

            古義:從事(文中)

            今義:就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fā)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yè),學有所成。

            11)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成語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別三日。

            吳下阿蒙,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整體把握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文學賞析

            主題思想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并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的重要性。

            藝術特色

            此文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先前史書中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煉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而其主要藝術特色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對白傳神,以“話”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記錄人物的幾次對白,卻傳神生動地塑造出了兩個藝術形象。先看孫權。作為吳國之主,他能夠關心下屬,鼓勵呂蒙要多學習:“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比較堅定有力。當呂蒙找借口推辭時,他不急不惱推心置腹地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先聲明要求他讀書的目的并非使他棄武從文,成為書生,而是在博覽群書中了解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見識與才智,這種循循善誘的親切語氣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針對呂蒙所謂“軍中多務”的借口,進一步開導,現(xiàn)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勸導呂蒙。整個對話之中,孫權絲毫未擺當權者的架子,不以威壓的方式逼迫呂蒙去讀書,這一番娓娓道來的談話卻更令人信服。他的談話是親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長者而非王者的風范。再看呂蒙。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

            側面烘托,展示變化

            除正面記言外,此文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由文中可知,魯肅正是一個跳出廬山的旁觀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他的話從側面展現(xiàn)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xiàn)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簡意賅,表現(xiàn)有力

            此文以對話為主,人物的語言簡潔而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毫無冗繁之處。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此外,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如其中的“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簡意豐而流傳運用至今。還有,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fā)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孫權勸學》簡介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chuàng)作的一篇記敘文,文題為后人所加。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后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贊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并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創(chuàng)作背景

            三國時期,吳軍大將呂蒙年少時不愛學習,后來聽從孫權的勸告,“篤志不倦”地博覽群書,學問大進。此文即是司馬光根據(jù)史料整理改寫而成的文章。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永健《中外散文辭典》:“本篇是一則敘事短文,篇幅短小,僅僅幾句對話,既說明了深刻的道理,又刻畫了三位說話者的不同口吻,還顯示出人物的各種神情。辭約意豐,繁簡得當,表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藝術。”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中進士甲科。宋英宗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熙寧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shù)月后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作收錄于《司馬文正公集》中。

            孫權勸學教案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課文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課文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課文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課文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課文。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jié)。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目蒙學習課文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xiàn)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結友。

            5.概括情節(jié):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yè)的長進。

            ③情節(jié)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tài)?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xiàn)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xiàn)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tài)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xiàn)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qū)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一、二。

            《孫權勸學》的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性很強。這篇文言文課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施教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成功的地方有:

            教學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讀書的學習慣,學生借助注釋和詞句理解基本內容,教師只激發(fā),點撥。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讀的訓練中,我以讀思結合的閱讀原則:范讀──速讀──競讀──研讀自學效果很好,大部分學生能當堂背誦全文,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能力。

            不足之處:

            1、重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文言詞語、句子翻譯,但文言詞語的解釋有點多。建議只抓住幾個重點詞語與句式即可。大部分詞語學生有學過,即便有遺忘,在翻譯時不會再來解決,可節(jié)省時間,而不必個個點到。

            2、分析文章內容時,問題設計有點多,面面兼顧,有很難兼顧。如的行文線索、的主旨、寫人的方法、人物說話的心理、語氣等,還應該根據(jù)當堂課教學的重點,進行適當?shù)恼{整。

          【孫權勸學原文及解釋】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原文及解釋01-22

          孫權勸學原文06-25

          孫權勸學原文及譯文09-08

          《孫權勸學》的原文及翻譯02-27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精選)01-23

          《孫權勸學》翻譯及原文01-27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11-24

          《孫權勸學》的原文及翻譯11-27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12-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AV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你懂的网站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