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閱讀練習

          時間:2024-07-27 00:11:35 蘇軾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定風波閱讀練習

          定風波

          蘇軾定風波閱讀練習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

            1.選自《東坡集》。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即被貶謫黃州后的第三年所作。

            2.沙湖道在黃州東南三十里,蘇軾曾買田其間。在去沙湖的道中遇雨,下雨衣濕,道路泥濘,同行之人皆覺狼狽,心情被雨打亂。只有蘇軾不在乎,不久天晴,蘇軾在這種遭遇中寫了這首詞。

            精華點評:

            蘇軾之詞,寫的不只是情趣,還有關人生的哲學思想。這是蘇詞令人注目的成就。

            第一句就表現了哲思。“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自然界有風雨,人生同樣有風有雨,都需要一種定力和持守,如儒家倡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樣才不會改變自己的品格修養。

            但是,“不淫、不移、不屈”之外該選擇什么呢?如果只站在那里挨打,自認不在乎,那只能算是阿Q精神。阿Q精神與中國古代圣賢所謂的修養,差別在哪里?一是馬虎,一是超脫。所以蘇軾說“何妨吟嘯且徐行”,要走的路我依然要走下去。

            上片連續用了“莫聽”“何妨”“誰怕”“任”等詞語,寫出了蘇軾面對自然風雨時的剎那間的心理感受,也寫出了他面對人生風雨時的定力和持守,進而言之,這便是面對苦難時一種可貴的超脫精神。

            這首小詞寫眼前景、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體現了蘇軾婉轉細致的一面。

            鑒賞練習:

            1、本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什麼人生態度?

            2、作者在詞中又是如何表現這種人生態度的?

            參考答案:

            1、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面對人生苦難之時,無喜無悲、榮辱皆忘、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

            2、作者把自然風雨和人生風雨相類比,通過具體的詞語表達出來,如:“莫聽”、“何妨”、“誰怕”、“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等。

            詩意解說:

            不要去聽那窗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聲音,不妨一邊吟嘯一邊慢慢行。只要心理輕松,一根竹仗、一雙草鞋也比騎馬輕。誰在乎呢,雖只有一件蓑衣,任憑一生風雨都不在意。

            料峭的春風把酒吹醒,讓我稍稍地感到一絲寒冷。微冷之時,抬頭看,西斜的落日正迎面照在我身上。回頭看看來時的路,有過風雨當然蕭瑟,回到居住之處,雖經歷風雨,可在心中,卻不受影響,無喜

          【蘇軾定風波閱讀練習】相關文章:

          蘇軾《定風波》閱讀及答案07-25

          定風波 蘇軾06-17

          《定風波》蘇軾10-11

          定風波蘇軾08-20

          定風波蘇軾情感08-14

          蘇軾的詩詞定風波06-09

          蘇軾《浣溪沙》詩詞鑒賞及閱讀練習10-16

          蘇軾的《定風波·紅梅》賞析07-30

          蘇軾描寫的詩定風波09-20

          蘇軾定風波翻譯及賞析11-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一级少妇一级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亚洲少妇熟女精品专区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