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文講記

          時間:2020-08-05 09:50:51 心經 我要投稿

          心經全文講記

            佛說《阿含》十二年,繼說《方等》八年,然后說《般若》二十二年。《心經》三百字,包括《大般若經》全部。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心經全文講記,一起來看看吧!

            《心經》譯本,在清以前可考者有七種。常讀是玄奘大師所譯。玄奘大師取經時,從玉門關出,有三百余人,歸時僅一、二人。玄奘出玉門關后,困難重重,無法前進,有老人授此經,乃克服困難到達印度。玄奘所譯最完善,文字少而攝義多。

            今日講述是經,當前之法會,實甚稀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題這幾個字,可包括一大藏教。若能明得,即明得大教。

            般若是體,波羅蜜是用。若非波羅蜜,則般若何用?

            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

            波羅蜜有六,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亦可分為十。

            “般若”,譯為“勝妙智慧”。人人本有,不從外來。名為自性、真如、菩提、圓覺、方便,均可。乘般若船,才能度生死海。

            “波羅蜜”是“到彼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盤,中流是煩惱。

            般若的反面,是無明、愚癡。般若既是本有,為什么當前是無明?這是由于,背覺合塵即無明,轉識成智即般若。

            能參加今日道場,皆多生因緣。善根、福德、因緣缺一,皆不能參加,此道場真百千萬劫難遭遇者也。

            “觀自在”,即觀世音。慈觀、悲觀、智慧觀。梵音、妙音、海潮音。《觀音贊》(大師所撰)如能體會很好。

            最要注意者是般若。如何下手?實相是體,文字是相,觀照是用。由文字而觀照,而實相。

            六度皆能到彼岸,但均不能離般若。例如布施,施小孩以刀、以有毒菌食物,則不可。布施如三輪體空,則可到彼岸。余例此。

            怎么能一門深入到彼岸?非般若不可。

            云何般若?曰:觀自在。

            佛法可以少文而得多解。“觀自在”,“觀”用目,可以用耳,指慈觀、悲觀、智慧觀。

            觀什么?曰:觀自。什么是自?身體是自否?那是假的。要緊的是觀自己在不在。一切時中不失正念,不離佛法,則在。

            觀汝自己在不在,是初下手方法。常常在,則一根還原,六根解脫。如不知觀自己,不知自己在不在,則不能算入門。

            修行人須經過多少困難、失敗、流淚,才能入門。六祖是一超便入門。

            行者第一步從觀自在入手,觀自己念頭在不在,有哪些毛病和習氣。

            最要緊的是破我執。根本問題是改造自己,成就自己。不能護疼,哪里疼,哪里下針。

            度煩惱必須般若,觀自己在一切時中有無把握。菩薩煉心,如礦師煉礦。礦石成金后,不復成礦。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覺有情”義。

            不能觀自己,不能自覺,則不能覺他,則不名菩薩。

            “深般若”的`“深”字應注意。眾生淺見,不深則不能入門。不圓發三心,則不是佛教徒。

            三心者:一、直心,直中也有方便,不得其直也造業,無般若也不行。二、深心,不能停在表面,深心也離不開般若。三、大悲心,無般若也不能解決問題。

            三心未發信非深,故不能稱為佛教徒。三心都不能離開般若。

            能“行深般若”,則“照見五蘊皆空”。應知是用“照”,不能用想。“照”是智慧,不起分別如鏡。

            為何用“照”?太末蟲能緣一切,唯除火焰。妄想無孔不入,獨不能緣般若。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故不能用想。

            這些話等于佛說。

            經中“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均指般若。

            黃念祖我敢保險他永遠福慧雙修。(大師說法突有這么一句,必有機緣,故照原抄寫,以存其真。)

            觀自在,就是看這句在不在。時時有佛號,便得大自在。彼佛何故名“觀自在”?以忘我故,到處無礙。

            這句佛號即是真般若,這是最密的核心,是剝芭蕉所見的心。

            這句佛號須平平妥妥才算,如與妄想混合則不算。

            分別是業識,識是染,照是凈,照才能知五蘊皆空。五蘊中,“色”是色法,“受”等是心法。

            “色即是空”,是對凡夫說。“空即是色”,是對二乘而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大乘菩薩境界。能照見五蘊皆空,即能除一切苦。《心經》是一切眾生出苦慈航。

            六百卷《大般若經》可精煉為一部《金剛經》,《金剛經》又可精煉為《心經》,全部《心經》可歸入一句“觀自在菩薩”,這一句再歸納為一個字——“照”。

            眾生有兩條路,入苦或出苦,也即是成就自己,或毀滅自己。兩條路分明甚,何去何從,各自勉旃。

            盼大家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檢點起來,自己幾十年光陰,究竟花到哪里去了?取得了什么?每付之一嘆!

          【心經全文講記】相關文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講記11-20

          07-31

          心經全文注音11-20

          《心經》全文解釋08-17

          心經全文解釋朗讀11-20

          心經全文正確解釋11-20

          心經的全文解釋11-20

          心經全文及解釋11-02

          心經全文及譯文11-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黑人巨大一区二区免费 | 午夜国产乱码福利电影 | 制服丝袜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