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4-12-02 16:24:27 賽賽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練習題,做習題可以檢查我們學習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構成的知識,什么樣的習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1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注釋:

            ①常一人居外:經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約一個勞動力,等于多得到一個人使用。

            9、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4分)

            (1)其家穿井()(2)國人之()

            (3)先自其足()(4)遽契其()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是吾劍之所從墜。

            11、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3分)

            12、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3分)

            答案:

            9、(1)到,等到(2)說,講(3)量長短(4)用刀刻

            10、(1)宋國國君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11、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2、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譯文: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2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二)三人成虎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注:“龐恭”一作“龐蔥”)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今邯鄲大梁也遠于市 / 過中不至,太丘舍(《陳太丘與友期行》)

            B.王信之 /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論語》十二章))

            C.寡人為知 / 屠后斷其股 (《狼》)

            D.讒言先至/ 后狼止前狼又至(《狼》)

            1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 久之,目似瞑 (《狼》)

            B、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狼》)

            C、 有聞而傳之者 (《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 (《誡子書》)

            1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2)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3分)

            14.對于傳言宋君和魏王的態度有何不同?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言?(4分)

            答案:

            11.(2分) D 解析:A.距離 /離開B.相信 /誠信C.自己 /從D.都是“到”的意思

            12.(2分)C 解析: C.代詞 穿井得一人這件事與例句同 (例句 代詞,代這種傳言)

            13.(1)(3分)我是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動力,并不是說從(在)井里挖到一個活人。(采分點:得,得到;使,使喚,勞動力;句子通暢各一分)

            (2)(3分)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點:市,街市或市場;明,明顯;然而,但是,可是。

            14.(4分)宋君對于謠言將信將疑,令人問之于丁氏體現了他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求實求真精神(1分),魏王聽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見,立場不堅定,缺乏智慧與清醒的頭腦。(意思接近即可)(1分)

            現實生活中對于傳言我們要不聽謠,不信謠,做到謠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質。(意思接近即可)(2分)

            附譯文:戰國時代,龐恭陪伴魏國太子到邯鄲做人質。在臨行前,龐恭對魏王說: “要是現在有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出現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時有兩個人跑來,熱鬧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嗎?”龐恭又問。 “我會懷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街上有只老虎時,您會相信嗎?”龐恭接著問 魏王想了一會兒回答: “我會相信。” 于是龐恭就勸誡魏王: “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龐恭走前就有人毀謗他。龐恭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3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語段,完成5—9題。(14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選自《呂氏春秋》)

            【乙】《桑中生李》

            南頓①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謝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眾犬吠聲⑥,遠近翕赫⑦,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 (選自《新輯搜神記》) [注釋]①南頓:古縣名,在今河南項城市。 ②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 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長出的李樹。 ④豚:小豬。 ⑤行:不久。 ⑥眾犬吠聲: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形容眾人盲目附和,眾人隨聲傳聞。 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轟動、驚動。

            1. 給下面句子劃分正確的朗讀節奏。(劃分一處,用“/”標出)(1分)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陰 下

            2. 解釋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其家穿井 ②國人之 ③持去 ④間一

            3. 下面加粗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丁氏穿井一人 盲者

            B.后人見桑中生李 將何及

            C.聞者不習乎

            D.以漿灌溉 間一歲

            4.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⑵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

            5. 甲、乙兩文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傳聞?(2分)

            答案:

            5.有病目痛者/息陰下

            6.①待,等到 ②講述 ③想要 ④年

            7.B

            8.⑴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

            ⑵這樹有什么神靈,這是我隨手種下的罷了。

            9.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輕信傳聞(1分);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1分)(不輕信,1分;不傳播,1分)

            參考譯文:

            南頓有個叫張助的人,在田里種莊稼時發現一顆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頭看見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種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澆了一些。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又長出李樹來,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就互相傳說開來。正好有個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樹下休息,向李樹禱告說:“李樹您如果能讓我的眼睛變好,我就把小豬獻給您。”眼痛這種小病,不久就會康復。眾人隨聲傳聞,李樹因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見,所以遠近聞名。而遠近的人聽到這消息都很轟動,那樹下常有數千輛馬車,大家紛紛前來敬祭,酒肉很多,綿綿不斷。時隔一年,張助出遠門回來,看見這景象十分驚詫,說:“這樹有什么神靈呀,它不過是我隨手種下的。”于是砍掉了它。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4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閱讀題

            1、解釋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吾穿井一人(得:_______)

            國人之(道:_______)

            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丁氏的話“吾穿井得一人”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答案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吾穿井得一人(得:得到,這里指節省了一個人的勞力)

            國人道之(道:談論,傳聞)

            得一人之使(使:使用,指勞力)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譯文:有人聽了這件事就去傳播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譯文:像這樣聽信傳聞,還不如不聽。

            3、丁氏的話“吾穿井得一人”表達的意思是他們家打井之后節省了一個人的.勞力,而不是在井里挖到了一個人。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辨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更不能不加分析地“以訛傳訛”。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閱讀答案08-19

          寓言穿井得一人教案07-01

          《種瓜得豆》閱讀答案10-14

          《宋人或得玉》閱讀答案11-29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閱讀練習及答案11-22

          牽掛的閱讀練習及答案09-30

          《泥濘》閱讀練習與答案10-11

          散文閱讀練習及答案10-03

          《勸學》閱讀練習及答案09-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 在线播放日韩精品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