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成長的腳印教案

          時間:2023-09-08 16:12:56 成長的腳印教案 我要投稿

          成長的腳印教案

            你們看,這一行行腳印有什么變化?這一行行漸漸變大的腳印,就是我們成長的腳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的腳印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長的腳印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估計不規則的圖形面積的大小,能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一些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掌握數方格的順序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借助方格圖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在估算面積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初步的估算意識和估算習慣,體驗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使學生體會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利用方格圖估計不規則圖形面積。

            教學難點:

            估算的習慣和方法的選擇。

            教具準備:

            樹葉若干片,方格紙一張,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多媒體播放嫦娥一號升空的資料,介紹中國的探月工程分三步走:一繞;二落;三回。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努力學習。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題,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指課件封面)這就是嫦娥一號為我們發送來的第一張月球表面的圖片。這說明我們國家在探月工程的漫漫征途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想:只要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功的道路上必將留下你們一串串成長的腳印。(揭示課題:成長的腳印)

            2、情境入題,學習新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有特殊意義的腳印圖片。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也許若干年后的一天,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中國人的腳印的人就是在座的某一位了。再請看第二個腳印:(課件出示小華的腳印)這是一張千年之際出生的嬰兒腳印的圖片,怎樣才能知道這個腳印的面積有多少呢?

            (1)學生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們是用數格子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我先數了數滿格的大約是11個,其他不夠一個格子的我進行了拼補,這樣大約是17cm2。

            生2:我們的方法也是這樣的,我們把不滿一格的按照一格進行計算,這樣大約是18 cm2。

            師:大家都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估計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這個腳印看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長8厘米,寬2厘米,所以面積是2×8=16 cm2。(課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個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約2厘米,下底約2.5厘米,高約8厘米,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算出(2+2.5)×8÷2=18cm2。

            (3)課件出示小華兩歲時的腳印,學生估面積:

            3、小結方法,實踐新知:

            (1)師:剛才大家對像腳印這樣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了估算,想想剛才大家用什么方法進行估算的?

            師板書:

            1.借助方格圖數一數所占的格數。

            2.把它看成一個近似的規則圖形,測量后進行計算。

            (2)請同學們算一算自己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學生自己先獨立取腳印,然后借助附頁3的方格圖估算腳印面積。

            二、新知實踐,解決問題:

            1、估算第78頁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課件依次出示)

            (1)學生獨立進行估計:

            (2)交流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

            2、估算手掌的面積:

            (1)師:每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積:

            (2)學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紙上驗證:(學生在此環節開展好幫差活動)

            (3)展示匯報:(師:我們在認識平方分米時,說手掌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三、新知拓展,體會環保:

            1、估算一片樹葉的面積:

            (1)師:每個小組拿出準備好的樹葉,先互相估算一下它的面積。能不能直接用數格子的方法來求出它的面積呢?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回答:

            (3)生匯報:

            (a)放在格子上數數。

            (b)可以把外輪廓在網格紙上畫出來,再數。

            (4)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結果,看看誰估算的最準確。

            2、體會綠樹對環保的重要性:

            (1)如果一棵樹有10000片樹葉,估算這棵樹所有樹葉的總面積。

            (2)在有陽光時,大約每25 m2的樹葉能在一天里釋放足夠一個人呼吸所需的氧氣。這棵樹在有陽光時,一天里釋放的氧氣能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注:(課件出示你知道嗎)

            四、課堂回顧,總結提高: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說來聽聽。

            成長的腳印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掌握幾種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新知:

            1、教師出示課件與問題:小華出生時,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2、學生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推薦人員進行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是用數格子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我先數了數整個格子的大約是11個,其他不夠一個格子的我進行了拼補,這樣大約是17cm2。

            小組2:我們的方法也是這樣的,我們把不滿一格的按照一格進行計算,這樣大約是18cm2。

            3、師:歸納一下同學們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數格子的方法進行估計的。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這個腳印看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長6厘米,寬3厘米,所以面積是3×6=18(cm2)。(學生在實物投影前畫出他看的近似圖形,學生們表示認可)

            生2:我有個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即(2+3)×7÷2=17.5(cm2)。這樣和生1的差不多。

            師:回顧一下剛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們用了數一數的方法。

            生2:我們把這個腳印看成一個近似圖形進行計算。

            二、練習

            1、用練習紙估計自己的腳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檢查。

            2、P78的練一練

            先獨立估計,在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怎樣計算出樹葉的面積?

            先討論,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獨立完成。

            三、小結

            成長的腳印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估計不規則圖形面積的大小。

            2、能用數格子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重點難點】

            能用數格子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將接觸到大量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估計、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二、探索新知

            本探索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前兩個部分主要是呈現了小華出生時與2歲時兩個不同年齡段腳印面積的大小,第三個部分是讓學生運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估計自己的腳印面積。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按照教材前后呈現的內容,先討論估計小華兩個年齡段腳印面積的大小,然后采用數格子的方法(不滿一格的可以按半格來數)來驗證前面的估計值。通過兩個年齡段腳印大小的估計,要讓學生理解成長期中腳印面積的大小與年齡的增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估計自己腳印的面積可以回家完成,然后將所描好的腳印圖帶到學校進行交流。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找一幅公園或某個活動場所的平面圖,利用方格紙估算這幅平面圖形的面積,再組織同學交流。

            如果有些班級的學生能力較強,也可以補充一些沒有方格背景的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計與計算。學生在估計與計算這些圖形的面積時,首先要會把這個圖形看作近似的基本圖,并圍一圍,隨后用尺量一量基本圖的相關條件的尺寸,并計算面積。

            成長的腳印教案4

            活動目的:

            活動的最終目標:出一本《成長的足跡》記錄冊。記錄自己的學習生活,其中以上學后的內容為主。書中包括:封面、序言、圖片、習作、書畫作品、攝影作品、榮譽等內容。成長報告冊是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成果的積累,反思,回憶的重要工具。它既重過程,又重發展;既重引導,又重評價。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的過程,促進自己不斷的發展。

            活動形式:

            收集、實踐、操作,整理

            活動準備:

            空白冊一本,學生平日里的照片,證書,特色的作品。

            活動過程:

            1、明確要求:

            向學生提出活動的最終目標:出一本《成長的足跡》記錄冊。記錄自己的學習生活,其中以上學后的內容為主。

            2、資料搜集:

            ①我們這本《成長的足跡》里面的需要一些文字內容和圖片資料。文字包括自己的習作、日記、片段等。圖片資料包括同學們的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你的生活照等。而這些作品可以是大家在小學中的你最滿意的作品,再邀請你的同學、師長幫你指點。

            ②把收集的所有作品集體挑選優秀作品自己編入《成長的足跡》之中。

            3、分類整理:

            對這本書的欄目的設置。可以設童年足跡、五彩的世界、我們的榮譽,我的作品等欄目。(童年:童年中的學習生活的照片;五彩的世界:書畫攝影作品;我們的榮譽:大家過去所得到的榮譽。)

            4、交流修改:

            初稿出來以后相互交流欣賞,再請師長、家長等一起征求意見,以便把記錄冊建得更趨完美。

            活動建議:

            1、召開家長會,為每位家長和孩子介紹講解報告冊的作用及制作的須知。

            2,由于學生的年齡小,必須得到家長的鼎力支持,爭取家長的支持。

            3、經常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不斷完善,在過程中不斷補充,記錄自己的足跡。

            成長的腳印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過程。

            2、能例舉父母對自己的種種關愛,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

            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難點:

            了解自己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過程。

            教學準備:

            1、有關成長的歌曲、詩歌、VCD等資料。

            2、有關父母愛的文字、圖片資料。

            3、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聽故事看腳印,體驗長大

            1、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家,讓我們看看小動物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它們的。(看電影片段)

            2、學生討論并交流

            3、游戲“猜猜我是誰”:出示某學生三張不同年齡階段的照片(包括從小到大的腳印),讓學生猜。

            你們看,這一行行腳印有什么變化?這一行行漸漸變大的腳印,就是我們成長的腳印。板書課題

            活動二、收集資料,體驗長大

            1、腳印變大說明我們長大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們還發生了許許多多變化,有的是看得見的,有得是看不見的,那還有哪些變化能證明我們在長大?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活動三、體會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關愛

            1、從小到大在我們身上發生了許多事情,有些也許你已經不記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記得一些片段。小朋友,你們瞧,這是什么?

            對呀,是一片樹林。樹林里種著一棵棵的成長樹,每一棵成長樹就代表著一個小朋友的成長經歷。看,這兒有一棵成長樹特別漂亮,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小朋友的成長經歷。

            2、小朋友聽后談談感想

            3、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勤的養育

            出示兒歌:小小腳丫,天天長大,是誰養育,爸爸媽媽。

            4、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一顆愛心,是長輩對我們的關愛之心。有了他們的關愛,我們才能如此健康的長大。看插圖,說圖意

            5、結合錄像片,體會偉大的母愛和父愛。

            6、結合自身,說說你家人對你的關愛(找好伙伴說一說)

            7、出示兒歌:教我走路,教我說話,使我聰明,使我挺拔。

            8、學生對爸爸媽媽說心里話

            9、出示兒歌:我對爸媽說心里話,你們的愛我會報答。

            活動四、誦讀兒歌,加深體驗

            1、齊讀兒歌

            2、齊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總結: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勤養育。我們要永遠感謝他們。

          【成長的腳印教案】相關文章:

          成長的腳印教學反思03-27

          成長的腳印習作范文03-02

          成長的腳印作文03-02

          成長的腳印抒情作文09-24

          作文成長的腳印01-28

          成長的腳印小學作文09-17

          單元作文:成長的腳印10-09

          成長的腳印初中作文11-27

          成長的腳印小學作文02-04

          數學《成長的腳印》教學反思04-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