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計算與運用復習課
學案 教案
活動一 回顧學過的運算律
1舉例說明我們學過哪些整數運算的運算律?用字母表示出來。參考76頁1(2)條
(1) 加法 2個運算律
舉例: 字母表示:
新 課標 第一網
(2) 乘法 3個運算律
舉例 字母表示
2整數運算律在分數、小數運算中成立嗎?
舉例說明
3運算律在我們解決問題時和計算時有什么幫助?
答
活動二 了解數的擴充的必要性
請同學們看書77和數學萬花筒,在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答
二 檢測與反饋
用單頁紙完成77頁1、2條
獨立完成后上交給老師,然后反饋不會與易錯題 教學目標:
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單運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用舉例,實際問題,面積模型等方式驗證運算律。
一 預習,質疑
完成學案活動,教師下組指導,了解情況,重點指導學困生,選擇小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點交流不會的知識點
展示:每組根據任務安排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聽、評,老師相機補充
教學注意
滿足數的運算的需要也是數擴充的重要原因,也是產生負數和分數的重要原因,從而拓展學生對分數和負數的認識,加深對分數、負數意義的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與“數學萬花筒”聯系起來,先讓學生查閱有關數系擴充的資料,互相交流學習,然后看教材提供的問題,真切感受數系擴充的必要。
三檢測與反饋
教學反思:
課題:計算與運用復習課
學案 教案
一 自學導航
活動一 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
1 看書78頁1題
(1)你發現淘氣是按什么規律擺扣子的?
答
(2)淘氣按照這一規律繼續擺下去,能擺得完嗎?如果用式子來表示這一規律,怎么表示?
答
2 生活中還有哪些規律能用這個式子表示?(參考78頁2題)
2 請同學們擺一個有規律的圖案,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在小組內與同學共同分享你的創造)
活動二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1 用字母、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數或數量關系。
如A-5既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差(一個結果),又可以表示A與5相差的關系。
你能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嗎
2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公式和規律,請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
運算律
面積公式
體積公式
3 用字母表示數對我們有什么幫助
二 檢測與反饋
1完成79頁1、2、3(獨立完成后,反饋不會的題和易錯點)
1、填一填
(1)比x少25的數是 。
(2)n的5倍與m的差是 。
(3)一件襯衫a元,一件毛衣的價格比它的2倍還多6元,毛衣的價格是 元。
(4)原價a元的產品打八折后的價錢是 元。
2、小汽車每小時行a千米,小轎車每小時行b千米;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2.5小時相遇。
(1)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2)當a=45,b=60時,求兩地的距離。
3、在下圖中,圓的半徑是r,請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4、擺正方形。
正方形個數 擺成的圖形 小棒根數
1 □
2 □□
3 □□□
4 □□□□
… … …
2 完成80頁4題(小組合作,然后點名質疑)。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運用字母表示規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能表達一般規律,增強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探索和理解運算律,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單運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用舉例,實際問題,面積模型等方式驗證運算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總結能
一 預習,質疑
完成學案活動,教師下組指導,了解情況,重點指導學困生,選擇小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點交流不會的知識點
展示:每組根據任務安排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聽、評,老師相機補充
教學注意
經歷轉變思維,從具體--抽象,從特殊--一般,從靜止--變化。
利用直觀喚起學生對用字母表示數的記憶,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聯想還有哪些利用這一規律可以解決的問題,從多個方面尋找符合規律的“原型”,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規律的一般性。
教師也可以調整以前所做過的有關題目,針對學生不熟悉的數量關系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及補充。
這是對“路程、時間、速度”數量關系的鞏固練習。學生利用這一數量關系,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本題學生首先要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圓的半徑和正方形邊長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寫出式子:8r和4r2。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表示半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
三檢測與反饋
教學反思:
課題:方程復習課
學案 教案
一自學導航
活動一 回顧解方程的方法
1書80頁1題
解方程
(1) (2)
(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解題方法)
活動二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回顧解題思路
1 80頁2題
(1)分數除法問題(提示:抓住分率句,找準標準量)2、列方程解決下面的問題。
果品商店購進20箱蘋果,蘋果的箱數是購進桔子箱數的 。商店購進了多少箱桔子?
畫出線段圖
等量關系
列方程解答
(2) 和倍問題 (提示找出一倍數)小剛和小強一共收集了128枚郵票,小強收集的枚數是小剛的3倍,小剛和小強各收集多少枚郵票
畫出線段圖
等量關系
列方程解答
(3)相遇問題 小明家和小剛家相距1240米。一天,兩人約定在兩家之間的路上會合。小明每分走75米,小剛每分走80米,兩人同時從家出發,多長時間后能相遇?
畫出線段圖
等量關系
列方程解答
活動三 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 書82頁5題
(獨立完成,并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方法)
(1)
(2)用方程解
2 書82頁6題。(獨立完成,并在組內說一說)
等量關系 提示 周長公式
列方程解答:
易錯點是
二 檢測與反饋
用單頁紙完成書81頁1、2、3道題,82頁4題。(獨立完成后,上交給老師。然后反饋不會的題。出錯較多的題,關注解題的關鍵點和易錯點)
改正出錯的題
關鍵點
易錯點
教學目標:
1、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2、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一 預習,質疑
完成學案活動,教師下組指導,了解情況,重點指導學困生,選擇小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點交流不會的知識點
展示:每組根據任務安排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聽、評,老師相機補充
教學注意
按課標要求,學生應會用等式性質解方程,在此基礎上,學生也可以通過運算之間的關系解方程,但不作全班要求
對于這三個問題是傳統的“分數除法問題”“和倍問題”“相遇問題”,只要求學生用方程解決,不需要掌握算術方法,如果學生出現了算術方法,教師也應鼓勵。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借助畫圖等方法找到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3、分析數量關系時,引導學生注意“兩套叢書的本書相同”的條件。
4、“猜一猜”的題目,會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對等量關系的理解,讓學生根據數量關系列方程。
5、本題是傳統的“工程問題”,但教學時不要讓學生記憶和套用題型,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和對等量關系的尋求列出方程,對以此類問題不需要再增加難度。
6、解答本題時,要注意理清原正方形的邊長,擴大后正方形的邊長之間的關系,尋求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本題有一定的挑戰性,作為基本要求,教師不必再補充根有難度的題。
三檢測與反饋
教學反思: